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

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

如何培養孩子帶著走的能力-是不能還是不為?

一直認為孩子是需要大人協助的,也自認確實是盡力在協助孩子,但是為什麼沒有實質的功效?癥結是什麼地方?

「如果一直沒有效,表示我所做的不是重點。原來我掉進了「是不為而不是不能」的迷思中:孩子上課不專心,是因為他不想專心;孩子不讀書,是因為他不想讀 書;孩子動來動去,是因為他不想靜下來,根據這樣的假設和推論,他不想專心,我們就要改變他的意志,讓他專心,孩子不想讀書,就要逼迫他去讀書,孩子動來 動去,就要命令他當木頭人,因為我是強勢的,因為我是有權威的,所以我就可以屈折孩子的意志,苛責加重罰,威脅加利誘,所以面對孩子就成了一場戰爭,然後 帶孩子就像帶軍隊一樣,而所有的學科學習,就成了戰技訓練了,不管個別差異,要求整齊畫一,而輔導工作,就是政戰工作,不管願意不願意,要求絕對的意志, 什麼時候我成了軍人而不是老師了呢?

如果我採取「是不能而不是不為」的觀點呢?我就不製造對立與衝突,我將成為問題的終結者,不用去打一場意志的戰爭,孩子會認為我和他們是同一國的,沒有對立與衝突,就不會常常生氣。

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,就減少每件工作的時間;清除分散孩子注意力的誘因,讓課程生動活潑,富變化。孩子記憶力缺陷,看到第五個字就忘了第一個字,想辦法把 句子切短;或是,教他記憶術。孩子回家不做功課,請家長協助孩子訂作息表,讓孩子把時間分配好,寫功課和看電視都能兼顧。

這樣子的做法,孩子會有被愛的感覺,老師幫他解決了困難,而不是做人身攻擊,試想一個不想讀書的人我一直強迫他讀書,他離開學校會愛讀書嗎?

教育的三個規準之一是要合乎自願性,如果我一直認為孩子是不為而非不能,那我就得曲折孩子的意志,這樣算是教育嗎?

有人說那孩子不管怎樣,就是不肯學習,要怎麼辦?他不是不要學習,他是沒有能力讓自己要學習,我們可以設計有趣的教材,讓孩子有足夠的理由和能力要學習。 就像一個不想吃飯的人,我們可以把飯菜煮得香噴噴的,或是就隨他餓幾餐,總會吃吧!如果還是不吃,那餓死了,也是沒辦法的事。

因為孩子沒有那樣的能力,才需要教育人員來教嘛!要不然不教能力要教什麼呢?